资讯首页  ┆   无声资讯  ┆   人物风采  ┆   教育就业  ┆   图说天下  ┆   地方动态  ┆   助听康复  ┆   热点专题  ┆   手语资料    

您的位置:中国聋人网 >> 人物风采 >> 查看信息 

帮助聋哑人26年的张玉华当选为2007年感动宁夏年度人物之一

发布时间: 2021-10-24 09:20 |  发布作者: W88优德体育 |   |  查看: 1次

热心帮助聋哑人26年的民政干部张玉华 1月29日晚,2007年感动宁夏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宁夏人民会堂隆重举行。共有10名个人和两个集体当

  

热心帮助聋哑人26年的民政干部张玉华

1月29日晚,2007年感动宁夏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宁夏人民会堂隆重举行。共有10名个人和两个集体当选。其中,有舍己救人的司机马志林,有治沙英雄王有德,有身残志坚的盲人按摩师王结,有2007年鲁迅文学奖得主郭文斌,有热心帮助聋哑人26年的民政干部张玉华,有捐资助学的老干部邹献朝,有为弟弟治病勇挑家庭重担的刘少丽,有为救治贫困孩子而殚精竭虑的好医生陈家华,有为农民义务放电影17年的农民胥丙杰,有被誉为宁夏高速公路“清障第一人”的沈涛。两个当选集体是十几年来为宁夏南部山区打井、解决当地人畜饮水困难的宁夏军区某给水团,和被誉为中国文化战线一面旗帜的宁夏话剧团。

新闻导读:

张玉华,女,1954年生,1973年毕业于宁夏吴忠师范学校并参加工作。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在宁夏同心县纪家小学、第二小学、第一小学工作。1981年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工作至今。

张玉华在宁夏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工作已有十几年了。在这期间,她为50多名孤儿找到了家庭,为近700名被遗弃、先天生理障碍或因灾祸失去家庭的孩子办理了收养和审核手续。

张玉华比一般人更能接近残疾人,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,因为她懂手语。

让更多孤儿有温暖的家

1981年3月,刚从学校调到自治区民政厅工作不久的张玉华,被派到甘肃兰州盲聋哑学校学习手语。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,把能挤的时间全挤出来,吃饭、走路时都坚持用手语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。经过3个月的紧张学习,张玉华熟练地掌握了手语。回到宁夏后,恰逢宁夏盲聋协会换届,张玉华在会上担任翻译。聋哑人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她身上,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。

为让更多的人掌握手语,1981年底,张玉华在银川办了手语培训班,后来又连办三期培训班,为宁夏培养了近50名手语人才。

手语的掌握,不仅使张玉华有了与聋哑残疾人沟通交流的桥梁,更为她后来从事残疾人维权工作提供了更多方便。

2002年10月,一对陈姓夫妇找到张玉华,让她帮助认养一个孩子。陈氏夫妇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,但都先后离世。在万般绝望时,他们找到宁夏民政厅,希望收养一个孤儿。张玉华调阅儿童福利院所有孤儿档案,最终将目光落到孤儿露露身上。露露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姑娘,8年前被遗弃后,收养在儿童福利院。张玉华立即安排陈氏夫妇与露露见面,并在短时间内为他们办好了认养手续。露露换上妈妈带来的新衣服,与陈氏夫妇一起到了新家。

十多年间,张玉华共为50多名孤儿找到了新的家庭。

把爱送到每个角落

在张玉华的工作中,直接服务的对象大都是身心障碍者、孤残和需要救助的流浪儿。为使这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张玉华倾注着她的爱。

2001年,中华慈善总会“微笑列车”项目计划在宁夏实施,这将为宁夏成百上千个患有唇腭裂疾病的孩子送去福音。自治区民政厅把这项工作交给张玉华负责。她深入城乡调查摸底,走访、查看、确定治疗对象,白天下乡,晚上回来填写手术文件、审查表。她整理和填报了880多件报表和相关资料,配合上级部门及时为775名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。有一位姑娘因为唇腭裂,对生活失去了信心,在张玉华的帮助下,她实施了手术,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姑娘怀着感激的心情认张玉华当干妈,还把终身大事托付给了她。

宁夏儿童福利院收养的300多名孤残儿童一天天长大,这里的每个孩子都牵动着张玉华的心。张玉华按照发展纲要计划,积极配合民政厅领导和儿童福利院,探索福利事业发展方向,鼓励和指导基层福利院挖掘社会资源,开展儿童自费代养业务,使供养和代养相结合。近年来,先后有19名儿童被社会家庭收养,30名儿童被国际友人收养。

劳动者感言: 我的工作面临的是特殊群体,多尽一份力就能多帮助一个人,少尽一份力就可能使一个人失去机会,必须怀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才能把工作做好。

打印 | 收藏此页 |  W88优德体育 | W88体育
上一篇 下一篇
 

评分:0

发表评论
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,点击查看全部评论